A+ A-
A+ A-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一第二天,漆敬德和漆淑光把护送她母女俩回南京的朋友送上回酉岗的船上依道别后漆敬德就带妹妹和侄女儿去新街口这些地方游览。当她们到了新街口地区时,漆淑光简直不相信眼前的变化,在黄鄂生他们一家离开南京新街口时虽然新街口就是南京城内最繁华热闹的地方。但还是比较凌乱,好几条大大小小的街道都蜿蜒曲折地在新街口广场交汇。现在看见的新街口由四条宽敞的的大街交汇形成非常漂亮而宽敞的的广场,广场中树立着孙中山先生高大的铜像。漆敬德告诉妹妹她们“现在的新街口可不是十年前看见的模样了,自从s孙中山先生于民国十六年(1925年)在北京病逝后灵寝一直都安放在北京,到国民政府统一南北后决定把孙中山先生的灵寝请回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国民政府举行盛大的奉安仪式,由专车从北京迎孙中山先生的灵寝回南京。妹妹,你真没有看见那奉安仪式的宏大。国民政府的高官显贵都在蒋委员长的带领下过江去埔口车站亲自迎灵并由军舰护送过江。南京城内万人空巷参拜孙中山先生接灵仪式完成后就奉审判。送俗。孙先生的灵寝到早一点修建好的地处钟山的“中山陵”。说起这个“中山陵”的设计师可是大名鼎鼎的吕彦直设计的,这个吕彦直毕业于“清华大学”又美国留学回来,是这个最出名的建筑设计师之一。有人说“中山陵”的凤水特别好背靠苍莽的钟山、面临涛涛东去的长江是帝王之龙穴 当然这些都是老百姓的传说。不过”中山陵”的设计真别具风格,整个陵呈“警钟形”,孙中山先生的灵穴在数百步石梯的山顶,还,怎么说到这了呢,我们还是说这新街口吧。自孙中山的奉安大典完成后 国民政府就开始的“新首都建设”,把以前弯弯曲曲的各种街道重新拆建成“中山路”、“中山东路”、“中正路"和汉中”路四条40米宽的马路在新街口交汇建成现在这个漂亮的大广场。以前你见到的梧桐树据说都是数百年前明朝朱元璋下令栽种的古树了 现在的“中山东路”所种植的梧桐树是蒋委员长夫人所喜欢的法国梧桐,你看也绿树成荫了。广场周围高楼林立,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屹立四周;你看那座有十六根巨柱环绕的欧式建筑是有名的“中国工商银行”、那座最高大的大楼是“国货银行”,有南京城最高档的饭店“福华饭店”。可以说南京人喝的第一杯咖啡、吃的第一次西餐、有钱人家的第一次约会都是在这个饭店。还有好多有名的银行、商场、戏院等都分布在新街口周围。你在看那边的“中山东路”,漆敬德换了个方向继续说“这里可有不少的国民政府的部门都分布在马路两旁 平时都是军警巡检。妹妹,你这次回南京可算开眼界了吧!漆淑光一直在听哥哥介绍,听得目瞪口呆,恍若隔世,只有连连点头的份。黄爱桃更是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瞧什么都觉得特别新鲜。她突然指着广场里立有一个黒不溜秋的东西好奇地拉着舅舅的手问“舅舅,哪里怎么有一个这样难看的东西立在广场和四周的环境多不协调啊”。漆敬德顺着爱桃手指的方向看去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孩子,那一个炸弹模型”。“炸弹是做什么用的,怎么出现在这里呀”。看着不懂事的侄女问严肃的说“炸弹是打仗时的武器,它一爆炸会死很多人的。为什么要把这东西竖立在这里是因为1932年在上海日本和中国的军队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淞沪会战” ,在这场战争中我们中国军队和老百姓死亡了很多人。“淞沪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在我们中国到处狂轰滥炸、为害中国人,国民政府为了提醒我们中国人不要忘记了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本性更要提醒所有中国人时刻不要忘记了日本鬼子的炸弹会随时落在我们的家园。所以国民政府的防空委员会就在这闹市区塑起了这个巨大的炸弹模型。就是要让中国人记住从东三省的“9.18”事变到惨烈的“淞沪抗战”日本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狼子野心和东洋鬼子的凶残,懂了嘛”。少不更事的黄爱桃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晚上回到家里一家人好不容易亲亲热热地坐在一起吃个饭 。吃饭时漆淑光问姆妈“我那个以前在金陵神学院给黄鄂生的老师史密斯教授家当大厨的大哥哥呢现在在哪儿呀”?漆妈妈说“史密斯夫妇离开中国后,因为你哥哥是做西餐的,就到上海找工作去了”。“啊,真可惜这次回来没有见面”漆淑光又问漆敬德“哥哥,你们现在的生意好不好做呢”。听妹妹这样问,他先看看老父亲才说“前些年到处打仗 庄稼也没有人种,那时候真不好做,现在因为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面子上看起来比前些年要好点,但是政府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老百姓有句俗话说得好“国民政府万税”。唉 ,这日子就这样吧,前不久米厂还辞退了一些工人勉强维持着吧。不过,你们放心这日子总是要过的”。漆家二老也轻轻叹了口气。漆淑光也就不好多问了,但不过眉头皱了起来。接下来几天 漆敬德陪妹妹和侄女儿四处游览,看了“秦淮河”、“夫子庙”、“玄武湖”、“江南贡院"等地方。漆敬德知道妹妹他们是基督教徒就没有领她们去“大报恩寺”、“鸡鸣寺”等倒是专门带她们去看了戒备森严的总统府去看了戒备森严的总统府。本准备带领她们去瞻仰中山陵,但孩子觉得太高了不想去。玩了几天也到开学的时间了,这天漆氏兄妹送孩子到学校门口,漆淑光对女儿说“孩子,你现在是一个人在这里上学了,要听老师的话 努力学习給妹妹弟弟们做个好榜样。平时周末回舅舅家里一定要听舅舅舅妈和外公外婆的话,要帮舅舅他们做事舅舅他们也挺不容易的 更要带爸爸妈妈多孝敬外公外婆”说着母女俩都抱着哭起来,漆敬德心里也是一阵发酸但赶紧劝到“好啦、好啦,孩子上学是件好事情。怎么弄 成这个样子。你们看这校门口人来车往好多人在看呢,别让人笑话 。再说不还有我们吗 ”说着就把黄爱桃推进了校门,看着孩子走进了校门漆淑光这才一步三回头地含着眼泪恋恋不舍地离开学校。二因为这所学校建校时间比较长 是南京城內非常有名的洋学堂 ,教学质量好,学生的吃住条件都不错 所来来这所学校就读的都是非富即贵人家的孩子。当然也有像黄爱桃这样成绩特别优秀而通过考试进入学校的学生 ,同时也因为这所学校的学生全部都是女孩子所以管理也非常严格。黄爱桃完成所有的报名程序分配宿舍后 ,她提着自己的行李箱来到三楼的寝室前礼貌地敲了敲门才推门进房间。这时她看见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衣着华丽的女孩子正坐在床上发脾气,还有一个女仆正小心翼翼地給她收收拾东西。黄爱桃友好地对这个同学主动打招呼“同学,您好。可那位同学见黄爱桃衣着朴素、行李简单就爱理不理地问“你也住这个房间吗,你是从哪里来的”?黄爱桃微笑着回答“是的,我也是被分配到这个房间的。我叫黄爱桃,是皖省酉岗县来的”。那个女生一听黄爱桃是从县城来的就轻蔑地说了一声“哼,乡下人”接着还嘟囔着“还不知道有没有虱子呢”。黄爱桃本来不想理她但见她这样说话无理忍不住怼了她几句“同学,请你说话尊重点 乡下人怎么啦,我还表示从南京随家人工作到哪里的,乡下人就一定有虱子吗,我没有你有钱,可我是靠成绩考进来学校的,希望你们以后尊重人一些”。说完也不再理会那个姑娘自己铺床整理行李。黄爱桃一番话怼得那女孩子面红耳赤不知道该说什行李都安排好后恭敬地对那个女生说“小姐,东西我都放置好了 我就回府上去了,您看还有没有其他事”!“你回去吧,告诉我爸周末派车来接我。也真不知道老爸怎么把我送到这个像监狱的地方来上学”。黄爱桃见那个富家小姐那副富贵逼人的张扬样也从来心里感到厌烦。黄爱桃虽然就出身在一个普通牧师家庭母亲家里也就是南京城的平民家庭 但从小受父亲基督教精神的影响 对待他人都非常有礼貌,平易近人,再加上因为父亲这个牧师在酉岗县城非常受人尊敬 ,所谓“爱屋及乌”县城里的人对黄鄂生一家人的很尊重,而且在家里一直受父母宠爱 平时教堂的工作人员也对她们非常喜欢,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窝囊气,尽管来学校时家里反复交代到学校后要注意这个学校的富家子女特别多,尽量少和她们接触以免发生冲突。但黄爱桃也是一个不轻易受人欺辱的孩子,所以她心想你这样自以为是我就不理你,我只要好好念书其他的看那怎么办。所以在开学后她们虽然住同一寝室,但没有沟通。在后来很长时间内由于没有交流 ,黄爱桃连同寝室这个傲漫的小姐姓和名都不知道。倒是黄爱桃在同学中发现有和她一样考上学校的普通人家的孩子,黄爱桃就慢慢地地和这些女孩子谈到一起了 ,平时她们都爱进校图书室读书 有时间就去学校操场上聊聊天,这样也觉得愉快。南京“汇文女子学校”还名副其实的好学校。学校办学就是在比一般学校的教方面有自己的特长 。她的特色之一就是提供十七门专为女学生量身打造的课程,包括(女子武术)、(少女诗意国学)、(手工艺术)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特长,这些课程不仅传统的文科学习,还涵盖了艺术和体育等方面,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还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也正因为该学校的办学宗旨意在培养高素质(或较高素质)的女生 ,所以一直为当时的达官富商所青睐。都希望自己自己家的女儿能一高的素成为“淑女”、“名媛”进入所谓的上流社会。开学第一天,黄爱桃他们班是文学课,来上课的老师是一个绅士风度十足的外籍老师,也许是为了了解本班学生的外語知识水平,他上课的第一句话就用英语对全班问道“Is there any one Who Comes Communicate With me in Englidh(有可以用英语和我交流的吗?下面坐着的学生突然听老师冒出用英语问她们一时间大家都愣住了 就是有能简单说两句英语孩子能听懂一两个英语单词的学生都不敢冒然答话,同学们只能用眼神传递着无奈。这位老师见这一下冷了场,没有一个学生回答他,他也觉得非常尴尬,觉得对这些中国学生的希望太大了。正在这冷场的局面 一个衣着简洁而得体的女学生站起来落落大方地回答“Teacher Can I answer”(老师我可以回答吗)。听到居然能用流利的英语回答老师所有的同学都大吃一惊纷纷目光转向说话的的女孩子,悄声互问这是谁家有这能力。其中只有一个同学认出来站起来回答老师话的人,她就是和黄爱桃同寝室也不待见黄爱桃的那个傲漫的富家小姐。她简直不相信有勇气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来回答老师提问的女孩子居然是一个来自皖省县城的“乡下人”。别说全班同学都大吃一惊,就是上课的老师也感到意外但也感到高兴,这毕竟可以让他脱出尴尬。他还是用英语问这个勇敢的女孩子“You are You sure"(你?缺吗)?"Correct"(是)。“Greit”(太好了)“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What is my name is Huang ai tao"(我名字叫黄爱桃)。“How old are you"(你多大了)。“I am ,thirteenth years old this ycar"(我今年十三岁)。“Where is your home"(你家住在哪里)?“My home is in What Angus yougang"(我的家 在安徽酉岗)。老师对这个从容不迫回答问题的孩子越来越感到有兴趣,老师又问道“My I Know What Job your father does"(可以知道你父亲是干什么工作的吗?“My father is a postor"(w我父亲是一位牧师)。“Did you come back from adroad"(你们是从国外回来的吗)?“NO I'M in chna"(不 我们在中国)。"May I know Which university you father graduate Ted srom"(可以知道你父亲毕业于哪所大学吗)?“My father graduated from Hanging Theo—Logical college"(我父亲毕业于南京金陵神学院)。“Oh transla Ted as Smith john brown.John Light on Stuart Theirstudents"( 啊 史密斯 约翰. 司徒雷登的学生)。“Correct"(是的)。"A fantastic school you're also verygood"(非常棒的学校,你也不错“Everyone in my family can speakEnglish"(你们家的人能用英语交流嘛)?"Yes but my father and I need to be more fluent"(是的,不过我和父亲要流利一些)。“You're doing great keep it up"(很好 加油)!“THank you.teacher"(谢谢老师。这一堂课基本成了黄爱桃和老师对话的舞台,一堂文学课ni变成了英语教学课。当老师和黄爱桃倆人对话时教室内鸦雀无声几乎所有的同学的脸上都流露出惊愕和不敢相信的神情。大家都不相信一个来自江北的一个县城的女孩子居然能这样流利的用英语和外国老师坦然交流。当然,很多同学也流露出佩服的表情。黄爱桃自己还不知道这开学第一课就因为她和老师的一番对话就成为了学校的焦点和关注点。首先是在老师们之间 当堂授课的老师回到办公室后把他与黄爱桃的对话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番后非常感叹地说“真没有想到开学第一课就给了自己一个出乎意料的惊喜,他根本没有想到在这批学生中有这样英语水平的学生完全可以没有一点語言障碍地和自己交流,特别这可是一个来自县城的小女孩儿”。但他又说“这个孩子的父亲是金陵神学院毕业的牧师,他可是我们美利坚合众国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教授的学生,所以可以说是我们美国人给予了这个东方大国的现代教育基础”。看见这个美国人自傲的样子,一位中国老师对他说“您说的不错,但您知道我们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一句话,那就是在中国教育界有名的“有教无类”意思是教育应该对所有人平等,但要看自己努力还是不努力才能有这样的教育结果。的确司徒雷登先生不仅是美国人民认同的大学者,也是我们中国人民尊敬的教育家 但如果他所教育的学生自己不努力学习能有这样的教育结果吗!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人说的”教、学相长”也就是相互共存的。我们大家都希望我们“汇文女子学校”多培养一些这样基础好、素质高的学生,光大我们学校的声誉,您说对吗,先生”。这位老师也红着脸承认这话有道理,同事们也表示赞同。而在学生中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部分达官富人家的孩子不就是一个来自县城的孩子(虽然她父亲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牧师),虽然英语水平可以但没有有实力的家庭背景,也没有金钱实力。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有权有钱人的社会;另一部分同学(也包括一些家庭背景殷实家的孩子)也真佩服黄爱桃的语言水平和谈吐风范,觉得应该向黄爱桃学习。对于这些评头论足黄爱桃根本不知道,只觉得回答老师的提问是每个学生应该做的,虽然在后来这些风言风语传到她这里,但她从小受父亲基督吐的影响,以爱待人,也就没有当回事。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在学校的学习一如既往地进行,因为黄爱桃的基础较好所以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老师们都比较关注她。但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正因为黄爱桃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引人注目,特别是开学第一课的表现让一些官家和富家的女孩子总爱在黄爱桃的背后指指点点。黄爱桃也知道这些人对自己的妒忌,所以在平时都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尽量不与这些心胸狭隘的女孩子接触以避免冲突,所以也还相安无事。到是和同寝室的同学的关系有了好转这主要是那个女孩子知道黄爱桃虽然是来自县城,但也并不是普通老百姓家庭,毕竟她的父亲是位牧师,而教会的神职人员背后都有外国人的背景,同时,也为黄爱桃的学习成绩而折服(也就是那部分支持黄爱桃的同学中的同学)。所以在同学关系的处理上有所好转, 只不过这女孩子毕竟是有权人家的孩子,一下子放不下架子,但每天的交谈要融洽得多了。这一天下课时,因为黄爱桃收拾课本所以出教室就晚了点 。当她来到二楼楼梯口时就听到一阵喧闹声,一个女孩子好像怒不可遏地大吵大闹,另一个女孩子在低声哭泣,黄爱桃一听在哭的那个女孩的声音好像是与她同寝室的那个女孩子。她从看热闹的人群里挤过去就看见她的室友倒在地 板上抱头低声哭泣着,另一个站在室友身边的是一个霸气十足、衣着豪华的女生正指着躺在地板上的室友又骂又吵。她旁边还站着几个和这个霸道女生相仿的女孩子帮腔。黄爱桃挤上前去劝说“同学,大家都是到学校来念书的有什么事好好说不好嘛”!谁知道那个霸道的女生横不讲理地对黄爱桃说“你是个什么东西,有你什么事,我想骂人就骂,想打她就打她关你屁事。一个乡下人 ,不就是会说几句洋话就觉得自己不得了吗,告诉你少管闲事不然也会和这个女生一样吃不了兜着走”。说完恶狠狠地看着黄爱桃。可能其他女孩子看见这个阵仗赶紧离开了,可黄爱桃平时很少管闲事也是父亲基督教的精神教育她们之故,可一听这女生这样横行霸道,蛮不讲理的样子也火了便说“是的,我的确不是东西,我是人,那请问你是是东西吗。你想怎么样,我等着你”。那个女孩见黄爱桃借她的话反唇相讥就捋起袖子还真一下冲到黄爱桃面前要推黄爱桃,可谁知道平时看起来弱弱的黄爱桃却动也没动 结果那个霸道的女生却被反作用力推回去了。这一下她的脸搁不下去了就撒泼地嚷“黄爱桃打人了”。这时校方也知道这里学生闹事的情况派人来处理,刚好看见那个女孩去推黄爱桃的情况就马上制止住了。来参加处理这件事的老师中就有和黄爱桃对话的那个老师当老师们把局面控制住后就对在场围观的学生了解具体情况,也许是那个撒泼的女生平时太霸道、占强,仗势欺人。很多人对这几个人都非常反感,所以大多数同学实事求是地都说黄爱桃出于好心来劝解,是那个霸道的女生先骂人还先动的手,黄爱桃连手都没有还。倒恶人先告状说黄爱桃打人。在详细了解了情况后老师劝大家都散去不要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可那个霸道的女学生却又吵又闹地不服从校方的处理。这时,那位美国老师也对这个不讲的女学生的行为非常生气,他说“你不要仗着你父亲是交通部的高官就为所欲为,我们是教会学校,是美国人办的学校你就闹吧,你就是让你父亲闹到蒋委员长哪里你又能怎样。要在这个学校上学就得遵守学校的校规,不准寻衅滋事影响我们学校的声誉。不然你可以到其他学校去学习”。这个霸道的女生听老师这样一说一下就蔫了。在几个个人的扶助下站起来,边走边对黄爱桃说“你就等着吧 我会让你知道我的厉害的”。听到那个女生威胁黄爱桃的话 老师马上让他站住警告她说“你敢威胁黄爱桃,我告诉你 黄爱桃的父亲是一名受人尊敬的基督教牧师,我也是基督教徒,我们学校也是基督教资助办的。我们美国人特别尊敬基督教神职人员,如果黄爱桃出了事,我想南京教会出面,你父亲的官还保得住吗。我再次警告你,老老实实学习,不要惹是生非。有 本事就和黄爱桃比学习成绩 ,就你那成绩连被你欺负的那个女孩子都差得多,省省吧”。说完鄙夷地看了那个女生一眼走了。这最后一句话让那个女霸王气得跺跺脚乖乖地离开了。黄爱桃也被室友搀扶着回到寝室,一进寝室门,黄爱桃的室友一下抱着黄爱桃痛哭地说“爱桃 对不起,我平时对你太傲慢了,今天如果不是你帮忙我真不知道怎么办呢”!黄爱桃这时才问今天这事是怎么回事。黄爱桃的室友这才对黄爱桃说“我姓周,叫周媛媛,我爸爸是国民政府交通部铁道会计司司长。今天和我打架的那个女生叫文雅丽,她的爸爸是主管铁路交通的付部长也就是我爸爸的顶头上司。因为我爸爸是留学英国归国受聘任职的,平时文雅丽的爸爸想在会计司这里搞鬼我爸没有买他的账,所以他们之间不对劲。所以从进入这个学校后,文雅丽就欺负我,多次找我的岔子。我知道惹不起她,平时都是躲着她走。今天我看见她和几个和她在一起的女生就躲着她走,谁知在二楼下楼梯时碰到了她们,文雅丽说我踩到她的脚,可我躲她都来不及还敢去碰吗,但惹不起她只好赔礼道歉。可文雅丽非要我跪下求她 还抓着我的头发使劲拉。这时幸亏你来救了我 不然真不知道还要受什么罪。爱桃,平时我做的很不对,自认为我的爸爸也算大官了,谁知在更大的官的家人面前也不过如此。唉,将心比心,想起平时对你的态度真无地自容了”。说毕惭愧地低下头。“好了、好了,我们是同一个寝室的同学。我知道我们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和你们这些当官或者有钱人家的孩子是没有可比性的。但是,我觉得我们到这里来都是为了学习,是来求知识的,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别说我们是同寝室的室友,就是其他普通同学遇到今天这种情况,我也会挺身而出。我真看不惯这些仗势欺人的所作所为。好啦,别伤心了,过去了的就让他过去吧 我们来这里只要好好学习,几年后就各奔东西了。你也不要过分怕她们,这里是教会学校 是外国人办的 我想她们也不敢公开怎样。坚强一点,说不定她们以后还会有所收敛呢”。“可文雅丽的爸爸到底是大官,你今天让她下不了台,我担心她们会找你麻烦的”周媛媛担心地说。“没事,我父亲是牧师只服从教会,她能把我怎么样。媛媛挺起胸做人吧”。就这样,两个女孩子尽释前嫌渐渐成为了好朋友”。三在慢慢的接触和交往中,黄爱桃发现周媛媛的数学成绩非常不错,也许是遗传关系吧(因为周媛媛的父亲既然是铁路部会计司的司长那肯定在数学方面有很强的能力),所以黄爱桃在数学这门功课上经常向长媛媛讨教。周媛媛见见黄爱桃这样虚己待人,努力向自己的强项功课学习,觉得这个室友真不错值得交往。所以,她也在英语方面经常和学习,其实,周媛媛的父亲本来就是从英国留学归国的,英语水平也非常棒,平时也督促孩子好好学英语,可周媛媛在家太受宠了,贪玩。她觉得学叽里呱啦的外国话太麻烦也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应付应付,现在看见黄爱桃的英语水平这样好也不愿服输想迎头赶上去。这样,两个孩子的所缺科目都明显提升了 连老师也经常夸她们俩。至于周媛媛回到家里也在父母亲母亲显摆,她父亲都有点吃惊女儿的英语水平提高得这么快,周媛媛洋洋得意地把和黄爱桃交往相互学习的情况告诉了父母亲,周媛媛的父亲为女儿有这样好的一个室友而非常高兴,让周媛媛把黄爱桃领到家里来玩玩。黄爱桃和周媛媛的成绩不仅提升了,同时她们都喜欢文学,可能是家庭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不一样吧 周媛媛喜欢美国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作品如著名的(小妇人)和亨利.詹姆斯的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等青年女性内心世界精彩的描写与向往;而黄爱桃则对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对底层老百姓生活者描写的作品系列(著名的“人间喜剧”)如“欧也妮.葛郎台"、“高老头”、“幽谷百合”等。同时,黄爱桃还喜欢这个早期女作家 有民国著名的才女林徽因的诗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也正因为她们俩有喜欢文学的共同爱好 也就有了共同的语言。特别是你周媛媛系美国作家的作品原著,黄爱桃对英文的熟悉对周媛媛帮助很大 所以她们就自然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黄爱桃除了对学习功课非常努力外 在课余的空时间她对钢琴也特别感兴趣。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能弹奏钢这种来自然西方世界的高档音乐乐器的中国人还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可能很人可能不仅多连见也没有见过 也许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而“南京汇文女子学校”有美国教会的背景跟美国教会的资助 各种教育设施较为完善,平时都是一些外籍老师和留洋归国的华籍老师有人老师弹会弹奏。当黄爱桃第一次听老师弹奏钢琴时就被那具有魅力的金属乐声所折服而产生迷恋(也可能是她父亲就喜欢乐器拉得一手好胡琴的遗传基因吧)。后来她求老师教她学习这种特殊的西洋乐器 ,加上学校本来就有音乐课程 有几个平时就喜欢这个勤学向上的孩子的老师也乐意教她 。在给黄爱桃讲了钢琴的基本原理和弹奏技法后,发现这个孩子还真有这方面的天赋。也就热心地让黄爱桃把学习钢筋笼作为选修课程进一步教授她弹奏钢琴的知识。其实,在欧洲钢琴早就出现在音乐界,特别是十九世纪的欧洲,产生了非常多对后代都有巨大影响力的钢琴作曲家和演奏家如奥地利的莫扎特”、“舒伯特”、“施特劳斯”,德国的“贝多芬”、“巴赫”、“舒曼”、波兰的才“肖邦”、“柴可夫斯基”这名动西方世界的音乐大师。听完老师们讲的的有关钢琴的历史和发展对人类文化音乐产生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后 好像给黄爱桃又打开了一扇知识的大门。她迷于钢琴那铿锵有力而又舒缓如梦的音乐之中 就连就连好友关周媛媛约她一起去逛街的兴趣也少了。回答时候她把自己关在漆房内,可能是以前在教会音乐那低沉的节奏对黄爱桃有一定影响,所以她对顶级钢琴大师“贝多芬”的作品没有多大的兴趣。倒是特别喜欢诸如肖邦的“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莫扎特的“C大调16号钢琴鸣奏曲”、“A大调第23号钢琴协奏曲”、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和“波尔卡”系列的曲子,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如歌的行板”等曲子,这些乐曲欢快明亮的弦律让人兴趣舒畅快乐。平时,在周末回校时会给Z媛媛带上一点普通老百姓喜欢吃的小吃如什么梅花糕呀、蒸儿糕呀和回卤干等女孩子们都喜欢吃的甜品和香东西,这些东西极普通人家常吃的零食在周媛媛家基本吃不到,所以周媛媛特别喜欢,吃后赞不绝口 甚至要黄爱桃经常给她带点来学校。做为回报周媛媛也有时带来饼干、巧克力,西式糖果等洋玩意,可黄爱桃并不喜欢巧克力这类的食品 但为了照顾周媛媛的情绪也做出很好吃的样子,这个时候总是她们最开心的时候 会从寝室内传出去她们银铃般开心的笑声。到周末有时间时她们也会相约出去玩,周媛媛家一听是和黄爱桃一起去玩也非常放心让她出去。她们有时会结伴而行去逛南京城里好玩的地方逛逛 在穿南京城而过被南京人称为“内秦淮河”畔看河中那些画舫的双桨荡起的涟漪,遥想当名动石头城的名姬如“柳如是”、“陈园园”、“董小宛”、“李香君”等多才多艺、能诗会画的老师历史过客的乐闻趣事和悲惨结局;也会即兴背诵古人对秦淮河的名句华章如什么“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梨花似雪曹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锦瑟微瀾掉影开、花灯灭夜徘徊”等诗句以博开心一小笑。有时也去“玄武湖"活“莫愁胡”在垂柳依依的水岸看莺飞草长 、蝴蝶翻飞。可能都是豆蔻年华的女孩子 那么一些多愁善感吧。所以对神化了的“玄武湖"就不如对传说中那千年前南齐时投湖自尽的“莫愁女”多几分顾盼和同情。更不说她们对气势恢宏的的中山陵的敬仰和爬山的比赛。对明太祖朱元璋故宫遗址的唏嘘感叹。在六朝古都数不胜数的美好景色和名胜古迹中 这两天个女孩子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当然对女孩子来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逛商店 。那些铺设华丽的橱窗是最吸引她们的眼光的 ,那些五颜六色、金光闪闪的各式饰品的展山柜前她们流连忘返 那些衣饰新颖 质地高端而价格却又让人咂舌的服装更是她们的期望。这些高端大气的商品对周媛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因为周媛媛的家景毕竟摆在那里 可对黄阿姨桃来说就真的是可望而不可及对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任何一个女孩子都对这些美轮美奂的衣饰难道不会动心吗。接下来发生的一件却对黄爱桃的自尊心收到极的的震撼 也成为她以后学习的动力目标并彻底改变了黄爱桃的后半生。这一天,周媛的让黄爱桃陪她去新街口扣那著名的工商银行去办事,对于这个非常洋气而又富丽堂皇的地方黄爱桃还是当初来南京时舅舅戴桃和母亲在新街口观光时舅舅就介绍专门介绍了这座建筑,这次周媛媛让黄爱桃陪她一起去这里办事黄爱桃也好奇地想看看这座大座大洋楼里倒底是什么样子。当她们来到这里时 门口的服务生恭敬地把她们迎进大厅 ,走进大厅就感觉到了一股金碧辉煌的气概 ,有着浓浓的欧式气息。整个大厅以金黄色为主色调,四周雕刻着美轮美奂的浮雕;顶部是“金字塔”形色彩斑斓的玻璃透光屋顶,让她感觉到置身于古罗马建筑物中间。五层高大的楼层有电梯分层停靠 ,还有宽大铮亮的人行梯。黄爱桃随周媛媛来到二楼办事,看见进出大楼的人男士或者西装革履或者长袍礼帽;女士则是衣着都是质地高档的旗袍、珠光宝气q气质不俗。黄爱桃到底是个小女孩 看眼前的这些暗生羡慕之情,心中想以后也要像这些有钱人一样出入上流社会。一不小心在看的过程中要不小心就碰到一个挂项链,足穿高跟鞋的阔太太黄爱桃赶紧道歉 可这位阔太太见身着简朴的黄爱桃一副学生样就苛斥黄爱桃“你没有长已经了吗,一个穷学生跑这里来干什么,楼层服务生过来问这么回事,黄爱桃告诉服务生说是陪同学来办事的不小心碰到这位太太。刚好周媛媛办完事出来看见这个情况就马上过来问怎么回事 ,服务生回答了周媛媛,周媛媛小眼圆睁地对那个女士说“不就碰了你一下并且已经给你道歉了,你还想怎么办”。那个女士正想发着 可另一个服务生对那个女士说了几句话(估计是告诉周媛媛的身份)那个女士才不心甘地离开。周媛媛拉着黄爱桃走出工商银行的大门劝黄爱桃用不着和那些人一样斗气 牵着黄爱桃的手又去逛街,可黄爱桃一路都沉默着没有说话直到回学校,这件事在黄爱桃在脑海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烙印。黄爱桃在南京“汇文女子学校”的初中阶段部分已经在不知不觉的时间中完成了。在她的要求下黄鄂生夫妇俩也同意她继续在该校继续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也就是该校念完高级中学的学习 毕竟是金陵神学院学习的经历 ,接受过西方良好的教育。知道孩子的受教育的程度是可以决定孩子以后的一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不管是从校方还是孩子舅舅家随时传来的信息都表示爱桃在这个学校的一切(包括学业或者是生活)都非常良好。这些信息都给了黄鄂生夫妻以决心。虽目前家里的经济压力也不小,但因为黄鄂生在教会工作,他的收入也还稳定。所以这经济压力还是在可以承受的程度,所以他们都还是同意孩子在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里继续她的学业。但是,随着时局的发展、剧变朝着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去了。四“家鹏带弟弟妹妹们回家吃饭了”酉岗教堂牧师院传来漆淑光的呼唤声日头渐渐西沉,漆淑光和往常一样在门口招呼领着弟弟妹妹们在后院玩耍的大儿子回家。黄家鹏带着几个还没有玩够的小弟妹边拍打着手上和衣服上的灰尘一遍应答母亲。回头一看弟弟家鹏还爬在树上掏鸟窝,就走上前去把家鹏拎下来说“就知道玩,听到姆妈在叫我们了嘛”?“哥哥,我再玩一会儿吧”,家鹏极不情愿地说。“不行“,大大”(酉岗方言称父亲)马上要从教堂牧回来了”,一听父亲要回来了,家鹏就只好乖乖的的跟着哥哥回到院里。因为父亲是神职人员 平时都比较严肃 孩子们都还是有敬畏之心的。几个孩子一回家妈妈漆淑光见到这些灰头土脸的孩子是既生气又无奈地说“你们自己看看,全身都是灰土和树叶 一身脏兮兮的还不赶快去洗了 一会儿你们大大看见了你们这模样又该生气了。听妈妈这样一说几个孩子伸了伸舌头赶快去收拾清洗了漆淑光转身沉着脸对二女人黄爱莉说“你这孩子都高级小学毕业了马上就该上中学了,也不知道管管弟弟妹妹们”。黄爱莉一脸委屈地说“姆妈,我回家后就在屋里做作业,哪有时间去管他们呢,在说这几个弟弟妹妹我管得住嘛”?这时候几个孩子都拍土洗手后规规矩矩地坐在餐桌边。这时黄鄂生也刚好走进餐室他看着几个孩子严肃地说“今天又淘气了吧,淑光你也不多管管就由着他们闹腾。爱莉你姐姐不在家你就是老大 ,你也不小了,也该帮姆妈管管弟弟妹妹们”说着就严声问到“你们的作业都完成了吗”听到父亲的训话点几个已经在上学的孩子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作业都写完了”。黄鄂生又问爱莉、爱蓉和家鲲“你们的英语单词背了吗”,几个孩子都齐声回答“我们都背了”。黄鄂生听他们的回答就分别抽问几个背单词的回答的问题看来这些孩子真学习了没有说假话。他分别指出孩子们发音的问题。见妻子已经把饭菜摆上了桌,黄鄂生的面容才缓和了一些。就和妻子一起做饭前祷告,孩子们也习惯地规规矩矩地坐着,等父母亲做完了祷告后院家人才开始吃饭。这时间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二女儿爱莉也到上初中的时候了。吃饭时漆淑光问黄鄂生说:“你准备让爱莉念那里的中学呢”黄鄂生一听妻子问祷这个问题不禁眉头皱起来好半天也没有回答。这事因为牵涉到黄爱莉的读书问题,黄爱莉特别紧张地看着不表态的父亲。因为姐姐已经去南京读书了,自己也想回南京上学,所以”?放下筷子眼巴巴地望着一言不发的父亲。其实,黄鄂生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本来也觉得为难,本想晚上回卧室后在同妻子商量 可现在在餐桌上面对爱莉说出自己的打算可能会让孩子失望、伤心。漆淑光见丈夫老半天不回答就用了筷子拨弄着盘子里的菜就忍不住问.“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呀”黄鄂生在妻子的再三追问下只好说;“淑光, 这个事也是让我左右为难的事,我们现在酉岗已经有了县初级中学了,当初大女儿读初中是提出要到南京念书,当时是因为考虑到在我们县尚无中学 如果去湖阴上学在湖阴我们是举目无亲,只好让爱桃去南京就学 ,那也没有办法的办法。可现在据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是她们舅舅家的经济情况也不乐观,况且两位老人的身体也不如从前了,外公外婆毕竟年龄大了,精力不济。还有,如果再去一个孩子到南京我们自己的经济压力也大了。再说现在国内的局势动荡不安,东洋鬼子对我们国家虎视眈眈 ,在中国各地不断挑起事端,在东北、在华北、在江南等地,日本人惹事生非企图寻衅惹事,情况越来越紧张。所以这些日子我都在考虑爱莉上学的事.”。接着他对二女儿爱莉说:“孩子,不是我这个做父亲的偏心, 我知道其实你也想去南京上学 ,但刚才我说的这些具体问题希望你能理解。再说现在家里这么多弟弟、妹妹 ,你姆妈一个人肯定照顾不过来 ,你现在就是家里的大姐了,也应该帮妈妈分担一些家里的事 管管弟妹们的学习。所以,我觉得你还是留在酉岗读书。 同时也可以告诉你们几个孩子你们以后上中学都可能只能在本县就学了”。说完他看了看一直低着头的爱莉知道她心里的失望。但在现实的面前黄鄂生只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漆淑光这才知道丈夫其实一直在考虑孩子上学的事 ,她知道丈夫说的也是这个理,南京家里的情况她最清楚 家里的经济情况她更清楚 。但一旦听说爱莉不能如她之愿回南京,其实漆淑光心里也不是滋味,所谓“手心手背都是肉”嘛,可有什么办法呢。也只有委屈爱莉和后面的孩子们了。黄爱莉从父母谈关于她读书的问题时开始还满心希望能像姐姐一样去南京念书 手里拿着筷子忐忑不安地希望这个愿望能达到,当她听完父亲的话就知道这个希望已经成为梦想 ,并且听父亲的意思以后的弟弟妹妹们都只能留在在县里读书了。她含着失望的泪水听完父亲的解释后觉得这的确是现实问题,她虽然也才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但知道父亲的这些话不无道理。特别是当她抬起头看见了父亲那期望的眼神和因为这个这个家付出了太多精力、心神而面容憔悴的母亲, 她面带戚戚之色却懂事地点了点头。黄鄂生夫妻见女儿这样懂事听话感到非常欣慰。而漆淑光一直都知道二女儿的心愿,看见女儿能理解他们为父母亲的为难处还这样懂事 ,心里还是觉得不能忍,伸手抚着孩子的头悄悄的抹去眼角的泪花。爱蓉和家鲲倆姊妹什么也没有说就是分别拉着姐姐的胳膊安慰她到了晚上,黄鄂生做完每天都要完成的神职工作回到卧室,见妻子没有像往日一样做着手工活等他而是神色忧虑地发呆。他走近妻子问:“怎么啦 ,好像有心事 ,还在为我晚餐时我对爱莉说的事担心吗”?漆淑光看着丈夫点了点头,黄鄂生也无奈地说:“我知道孩子的心思,既然姐姐都送去南京上学而她却去不了了,心里肯定感觉委屈,可你觉得我说的这些困难是不是确实存在”!漆淑光抬头看着黄鄂生说:“其实我也知道你不愿給我娘家的人增加负担,那家都有具体困难,可当我看见孩子那失望的神情时我心里不由涌出一股难受的感觉,我真的觉得不知道该怎样安慰她,尽管爱莉这孩子通情达理,但她那神情真像块石头堵在我心里,到现在还隐隐作痛。虽然我们县是有一所中学,但条件能和南京这样的城市里的学校相提并论吗?就是这个学校还因为种种原因搬迁了好几次,现在学校的地址离我们家还有几乎十里地,也尽管上中学都是住校,可爱莉这孩子从小就体质弱,万一有个什么事发生可怎么办呢,我心里老觉得有点亏她”。漆淑光幽幽地对黄鄂生说出心里的顾虑。黄鄂生听妻子这样一说也默默无语好一阵子才开始说:“唉,从道理上来说对孩子们都应该一视同仁,但现在的家里的经济情况你也最清楚,我们教会的资助方美国从30年代就发生经济大萧条,经济一蹶不振 ,教会所得到的资助越来越困难,我的薪水也就那么多,而且你前次从南京回来也谈到孩子她舅舅家的经济也每况愈下,话里话外有那么一点叫穷的意思,我们如果再送一个孩子去南京就显得过份了。虽然我们也是按月給孩子舅舅家寄了钱去的 ,但孩子在学校的开销也不小呀,再说就是这次把爱莉送到南京去了,那后面的孩子又怎么办呢,爱莉还是个明事理的孩子,可老三那脾气你可最清楚,如果到时轮到爱蓉不能去南京,那还不闹得沸反扬天的。唉,也是的,别说你看见爱莉那失望的神态不忍 ,也其实我不也是一样吗”。夫妻俩满脸愁云密布就这样沉默地相对而坐好长时间过了好久漆淑光才开口对丈夫说:鄂生,我并不是怪你。在外人眼里,你是牧师,每月都有十多块银元的薪水是非常不错的了,但是现在法币一直在贬值,虽然你们教堂每月发薪水都是支付的现大洋,可是现在家里有银元的都不愿意拿出来使用,商家更是如此,每次买东西我给的银元他们却找补的是法币,除了给爱桃寄钱外,家里还有一堆孩子十来张嘴要吃饭要喝,这笔花销压力真不小呢。你这个人又从来不接受教友的资助、捐赠。还有正如你说的那样,现在时局越来越紧张,自淞沪会战以来逃难的难民越来越多 ,哪家不是把钱袋子捏得紧紧的啊。所以我同意你对孩子们上学的安排,上中学就在本地读书。现在我和你商量的是另外一件事”。黄鄂生不解地望着妻子不知道她准备说什么,因为在平时家里大的事是由黄鄂生作主,妻子历来都听他的安排,基本没有主动提出个什么要求。所以不知道今天妻子要提什么,他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妻子。漆淑光见丈夫用这样的眼神严肃地看着她,不禁莞尔一笑说:“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就是出于对以后的考虑,我想我们教堂后院有这么多空地,我想利用这些空地种些蔬菜什么的,一来给家里省点钱,还有如果有家境困难的教友也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就不知道你同不同意”。一听妻子说的是这事,黄鄂生知道她这样的想法都是出于对家庭和教屋百利而无一弊的事,他略一思考后说:“淑光,非常感谢你能这样为我拍排忧解难。但是首先你身体不太好,再加上家里一帮孩子的事就够你忙活的了,至于种菜这事我看就没有必要的了吧”。“鄂生 我知道你是怕我受累身体吃消不了,其实这事我已经想了好长时间了就是怕你不同意。只不过今天趁这个时候才提出来。你也知道我我也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家出生的不像那些有钱人家的小姐那样娇贵 我自己有个分寸的,你放心家里的一切我一样会管好,教堂的事我也一样会尽力协助你的,我真是看着这么多空地闲置着觉得可惜”。黄鄂生见妻子这样大的信心,考虑一会儿后也就同意了。但他一再叮嘱漆淑光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勉强啊。五转眼到了九月新学期的开学时候,也可能是黄爱莉运气好吧,她要去读书的学校本来是在离酉岗县城有十来里路的一个镇子上的,可是这一学期却搬迁到县城里新街借用石氏祠堂办学,这样漆淑光最担心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关键是这时对这所学校名称也正式定名为“酉岗县立中学”,有了真正的官名。其实这所学校的开办也挺不容易的。这还得从清末民初教育制度的变革说起。1905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时期,朝廷在强大有着强大实力的“洋务派”的压力下宣布废除在中国传承了上千年的“科举制度”,新式学堂逐渐兴起,民国时期政府推动现代教育,新式的小学教育倒是开办毕竟顺利,但开办中学之事却因为战争、教学资源(包括经费和资金等问题)不足,也只是在经济发达的沿海沿江的城市(如皖省的“瓜安”、“湖阴”等城市)能开展,对于一些比较贫穷和偏远地区没有这样顺利了。比如像酉岗县地处皖中,离长江既不远但也不临江,交通和经济都还比较落后所以开办中学非常困难,虽然有些有识之士力图开办中学,但因为资金、师资等问题就是开办也说不清楚是私办还是官办。所以这类中学学校居无定所,今年说不定在这个地方,也许下学期就又搬迁到另一处了。前面漆淑光所说的这样的学校可能有若干次校址的变动。黄爱莉所上的这所学校这学期其实也不知道出资人是谁,反正估计县政府没有出多少资金这些地方官吏为政一方想为民办实事的可以说少之又少,他们想的是怎么刮地皮中饱私囊,但是,毕竟这一次是打的“县立中学”的牌子,虽然也只有初级中学部但总算有了名份了。开学这天照例是漆淑光领着孩子前去报名(因为黄鄂生因教会事务确实抽不开身)。黄爱莉穿着妈妈前天晚上就给她准备好的新衣服 ,脚上穿着高筒的白布袜子配上黑色鞋子显得格外清纯而精神,就连妹妹爱蓉都羡慕地说“哇,二姐今天好漂亮呀”。黄爱地羞羞地笑着背上妈妈亲手缝制的布书包牵着妈妈的手兴高采烈地朝学校走去。一路上有不少人在和母亲打招呼,也有不少人对母亲恭维道“黄夫人,您们家二小姐都念中学了呀,恭喜哟”。妈妈也微笑着应答众人的问候。快到学校门口时远远的就看见校长带着部分老师站在校门口笑容可掬地迎接着前来报名的学生家长和学生。(为什么要把“学生家长”四字放前面,这是因为在县城里有能力送孩子来上中学的家庭一般都是有家庭背景或者是家景殷实的人家,普通人家的孩子能最多念到“高级小学”就不错了)。当校长看见漆淑光母女时马上上前招招呼:“黄夫人,您送孩子来报名了,辛苦啦”。漆淑光也非常有礼貌地朝校长躹恭谢道:“是呀,给您们添麻烦了,孩子身体骨弱,还望校长和老师们关照呢”。“哪里的话,孩子到学校我们就有责任照顾好学生z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说着转身专门叫了一位老师过来吩咐到“你亲自带黄夫人和小姐去把报名程序完成并给孩子安排一个好些的宿舍”。漆淑光见校长这么客气也连声道谢后随那位老师进了校门。旁边一个老师不认识漆淑光母女就问身边的老师:“这位女士是谁呀连校长都对她们这么客气”?旁边的老师告诉这位发问的老师“这是我们县城里教堂黄牧师的内人,黄牧师在我们县城里声望可高呢,连县知事都非常尊敬他呢,这个孩子是他们家二小姐,她们家大小姐在南京有名的“汇文女子学校”上学,可能是二小姐身体不太好的原因她父母不放心去南京,不然这么会留下来在我们县中学就读呀”。“原来如此,我说是怎么回事啊”漆淑光在那位老师的带领下很快大就办完入学手续,又给分配宿舍的老师怎么说了校长的意思 ,这管分宿舍的就把黄爱莉安排到二楼一个向阳大宿舍,宿舍也是两个人,漆淑光给女儿把床铺好 东西安放妥当后就准备要回了。这时黄爱莉拉着妈妈的手舍不得分开,眼泪也不停的流下来。漆淑光一把搂住女儿说:“傻孩子 不就六天又回来了吗,周五下午我亲自来接你回家”。“姆妈,我舍不得您,您一走我怕”黄爱莉哭着说。“有什么可怕的,一个房间有两个人呢,晚上就少乱跑,要听老师大的话啊,和你姐姐比一比 我们在县中学也一样能学出好成绩。听话嘛,家里还有弟弟妹妹们等着妈妈回去呢。再说,孩子你看,来学校念书的都是和你差不多的孩子,他们不一样独自在学校里吗,你也十三岁了要慢慢学会独自生活的能力,不然你就以后怎么面对社会呢,是吧”。黄爱莉听了姆妈的话松开了紧搂着妈妈的抹着泪水把妈妈送到学校门口挥手和妈妈道别。一个县城野就这么大,特别是像酉岗这样的小县城的人口也就不给一、两万人口,所以相互之间都陌生,特别是像黄鄂生这样牧师身份经常出现在公众眼里的知名人士,他们家里众多的孩子也都是人们关注的对象。六开学后,由于黄爱莉父亲的名声,在学校也是受到校方关照的对象。黄爱莉被分到一年级一班,这个班的学生基本都是县城里有一些名气家的孩子,班主任是一个中年女老师,说来也巧 这位老师也是一个基督教教徒,和黄爱莉的父母亲都非常熟悉,所以对黄爱莉多了一分偏爱 。也正因为这个班里学生家长都是城里有面对人物,所以大家相处也还比较和谐 特别是黄爱莉受父亲基督教教堂的影响。平时待人接物都非常平和,加上她性格比较温驯,无论是老师或者是同学间对爱莉都很友好。在学习上, 县立中学的教程其实和大城市的初级中学的教材都相差无几,同同样也有历史 、地理等课程。所不同的也只有英语一科(这个时候在中国的县一级初级中学中有英语老师的可能非常稀缺)。从上学一开始在黄爱莉的心中就憋着一股劲要和在南京念书大姐姐黄爱桃比一比。所以从开课那天黄爱莉就特别努力的学习,故在酉岗县立中学黄爱莉是出了名的“书痴”,以至于连老师都随时提醒她要注意身体。说来也奇怪,黄爱莉和她姐姐黄爱桃一样喜欢文学,语文成绩非常好,她的作文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里 ,连她的语文老师都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这孩子年龄不大,但文章的语法、用词、断句等方面应用得超乎她的年龄。以至于老师叹息这孩子如果在科举时代的男孩子一定会榜上有名。黄爱莉也喜欢读书,学校的图书馆也有不少文学方面的书,她特别喜欢民国时期的作家的作品如“秦瘦鸥的“秋海棠”、肖红的“生死场”,庐隐的“海滨故人”等特别是肖红的“生死场”当看到书中的女主人公“月英”、“金枝”等女性的悲惨结时常掩卷而泣 。当看了“庐隐的“海滨故人”时也为主人公在婚姻和事业中瞻前顾后,左右为难而焦急。和她姐姐不一样的是对外国文学不太感兴趣,喜欢看的也如“小仲马”的“茶花女”等。这可能与黄爱莉的性格多愁善感有关吧,她有时也偷偷把书带回家藏在课本下悄悄的看,生怕被父母亲发现了那可犯大错了,有时被妹妹爱蓉发现了抢去看,可黄爱蓉却不喜欢这种缠绵悱恻的书,这也就是性格使然吧。黄爱莉还特别喜欢音乐,但她喜欢的是唱歌,因为学校本来就开设有音乐课 特别合她的口味,她最喜欢著名的文学家“李叔同(即后来出家为僧的“宏一法师”)所创作的“送别”一曲,每当在上音乐课老师让她独唱这首歌时她总是那样自然地把情感投入演唱中“长城外、古道旁、芳草碧连天……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离别多”时,在她眼前仿佛就置身其中,声情并茂非常感人,每当她演唱完这首歌后总会赢得满堂彩。音乐老师也说这孩子感情太投入了。而黄爱莉唱的这支歌也成为学校演出时的保留节目。也许是身体的原因吧,黄爱莉爱静不爱动,所以每当上体育课时她都愁眉皱眼,还好,开学时漆淑光给校方打过来招呼说她体质弱,故学校对黄爱莉的体育课也从来没有强求过,黄爱莉也就没有把上体育课当作负担,但看见同学们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地蹦跳的时候还是非常羡慕。不知不觉黄爱莉也就上初中一年了,一年来黄爱莉在学校学习成绩斐然,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的家长都对黄鄂生两夫妻赞不绝口,都夸他们培养了一个很有出息的孩子。黄鄂生夫妻俩听到大家对黄爱莉的好评都非常高兴也经常对黄爱蓉她们几个小的说让她们以二姐作榜样好好学习。可是,细心的漆淑光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爱莉的嘴唇颜色不太对,照理说黄爱莉才十四岁多,正是豆蔻年华应该是唇红齿白的少女 可漆淑光发现孩子的嘴唇好像经常都是发乌,同时还觉得她好像很累似的喘不过气来,她也问过爱莉是不是太用功学习累了 黄爱莉却说没有呀,自己觉得学习起很轻松。时间一长漆淑光是感觉孩子的身体有点不对她忧心忡忡地对黄鄂生说:“鄂生,我怎么觉得爱莉的身体有些不对呀”。黄鄂生一个男人平时忙于教堂工作基本没多少时间管孩子,再说自己是个当父亲的怎么可能仔细观察自己的女儿呢 ,他不以为然地对妻子说:“ 可能是孩子要强要和姐姐比较,所以在学习上太用功给累的,倒是你这个作母亲的得随时提醒关注她啊”。漆淑光听这个这么意思没有太在意孩子的身体就有些生气了。黄鄂生见妻子生气了赶紧说:“好,好,等这学期结束我就带她去湖阴做个身体检查”。也许是女人的第六感观特别敏感,没几天漆淑光正在家里做事,突然黄爱莉的学校急急忙忙来人通知她说黄爱莉在学校晕倒了,漆淑光一听这消息连手都顾不上洗就随来人赶到学校。到学校时学校已经把黄爱莉送到宿舍的床上,学校的校长和班主任都守在黄爱莉床边不知所措。漆淑光见女儿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后唇发绀 呼吸非常急促,黄爱莉一见到妈妈喊了一声“姆妈”双眼流泪地说“姆妈我是不是要死了”。听到孩子这样说旁边的老师都流下了泪 漆淑光更是心如刀绞般地痛,她流着泪对黄爱莉说:“傻孩子,说什么傻话呀,你就是学习太累了 别紧张啊,有妈妈在这里不会有事的”。这时黄鄂生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也顾不上教堂的工作赶到了学校 见孩子出气多进气少也慌了赶紧让人把孩子送到城里最有名的私人诊所(上世纪三十年的皖省的酉岗还没有县一级的医疗机构 只有私人诊所)这所诊所是一个从日本留学归国的医生的私人诊所。当众人七手八脚地把黄爱莉送到诊所后 能为医生先做了简单的检查后马上就开始抢救输液用药 (那时连氧气等都没有)。经过一番救治 黄爱莉的病情才慢慢平稳下来 口唇也转红了,呼吸也平稳了。黄鄂生夫妻俩才算松了一口气 这时,漆淑光才对黄鄂生说:“早就告诉你孩子身体有问题你就是不放在心上,今天如果爱莉出事,我也不活了”。黄鄂生低着头看着睡去的女儿也是满脸惭愧。那位医生和颜悦色地他们夫妻说:“现在孩子的病情基本控制住了了,她需要安静,你们不要再病房里争吵。黄牧师我们借一步说”。说着就走出病房,黄鄂生也跟着出去了。在走廊上 医生对黄鄂生说:“黄牧师,贵千金据我诊断应该是心脏方面的问题,我这里的条件实在有限 今天算是暂时控制住了 但不保证不复发,建议你们马上转到湖阴去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到南京虽然好,但路途太远了,怕途中出问题 所以我不建议你们去南京。而湖阴的湖阴医院是非常有名的医院,也是美国传教士在1888年就建立了现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医疗中心,连孙中山先生都去视察过,有不少的国内外名医。你本身就是教会人士到那里应该非常方便 看。这是我个人地建议,就看您们夫妻两的意见,但必须马上转院以免再次发生就麻烦了”。“好地谢谢您了”。黄鄂生现在心里一团乱麻,也顾不上对医生多说客套话就转身把叫出门把刚才医生的话一一告诉了漆淑光。漆淑光马上说:“那还犹豫什么,马上回去准备就送孩子去湖阴”。说完她暂时把孩子托付给医生 夫妻俩赶紧回家作准备,黄鄂生把教堂的工作的注意事项交给执事,漆淑光找了两个平时要好的教友把孩子托付给她们,又对孩子再三叮嘱要听话。把这些事仓促地安排后就急急忙忙赶往湖阴。从酉岗到湖没有汽车只有步行或者乘马车 ,故黄鄂生他们立即雇了一辆马车,在马车上铺上棉被将黄爱莉放在马车上吩咐马车夫尽快赶到湖阴。这一路上的颠簸也顾不上了 紧赶慢赶花了五个小时当赶到湖阴时都已经是晚上了。黄鄂生他们连饭也顾不上吃就直接把孩子送到了医院的急诊室。值班的医生见孩子呼吸困难缺氧,马上吩咐护士把氧气接上、静脉输液给对症处理。医生对黄鄂生夫妇说:“你们这当父母亲的是怎样管的孩子,孩子都成这样才送医院来 也算这命大这么严重的缺氧还挺住了”。听了医生的话,漆淑光幽怨地看了黄鄂生一眼 。黄鄂生惭愧地说:“谁知道这孩子突然发病就这样严重,我们酉岗到湖阴很不方便。医生您看孩子的病危险大吗”?值班医生观察了黄爱莉的情况后说:“现在看起来还稳定了 实话告诉你们 孩子可能是心脏方面的疾病。具体的要明天上级医生检查了才知道”。漆淑光一听女儿是得的心脏病一下就瘫下了 ,黄鄂生扶着妻子说:“淑光要挺住啊,既然孩子得了这个病我们只能尽力治疗,你可不能倒下啊 你如果气病了家里这么多孩子可怎么办呀”。漆淑光听丈夫这样劝也只好重新打起精神。这时孩子醒了对漆淑光说:“姆妈 我饿了”。一听黄爱莉知道饿了 漆淑光还觉得放心些,马上让黄鄂生看住孩子她去给孩子买吃的东西。不长时间漆淑光就把痴的食物买回来了。黄鄂生对妻子说:“我现在到湖阴教会去请他们出面帮忙”。漆淑光点头答应。黄鄂生赶到湖阴教堂。湖阴教堂是主教座堂级别 其地位在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徐家汇天主堂被称为“华东第二天主堂 ,是江南教区的重要传教中心。当黄鄂生来到湖阴教堂时,教堂大门已关闭,黄鄂生和看门的守更人说明自己的身份后要求紧急会见主教 。如果是平时,这看门的守更人是不会允许进入的,但知道是酉岗的牧牧师求见知道应该是有紧急情况所以不敢担誤就马上向上汇报 。这时座堂主教正在书房听闻酉岗的牧牧师求见也就破例地让人把黄鄂上带进主教的书房,面见主教后把孩子生病的严重情况汇报给主教。当主教听完黄鄂生对孩子情况的说明后马上答应明天一早就派人与湖阴医院联系,这一方面是主教早就知道黄鄂生的名声,再加上事关孩子的生命所以很快地答应了黄鄂生的请求,其实这点事对主教来说不过小事一桩,因为湖阴医院本身就有教会的背景。湖阴医院在第二天接到教会的要求后也就立即组织了院内心脏病方面的专家对黄爱莉进行了会诊并确定是“二尖瓣 反流”病。黄鄂生请教这些医疗专家这种病的起因 时 这些专家回答比较客观也许是“先天性”也许是“心内膜炎”所致的,也可能是“风湿”引起的但根据爱莉的年龄基本可以排除。黄鄂生又问怎么治疗时,医生们回答可以手术治疗,据目前的医学技术在湖阴医院没有那样的技术 所以只能药物治疗和病人自己注意。当黄鄂生夫妻俩了解了女儿的病情虽然感到非常难过,但医生也说了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经他们商量后决定让黄鄂生先回去一是教堂工作需要,二是回去可以管理孩子,三是给爱莉办休学手续。等黄爱莉病情稳定后回酉岗休养。漆淑光和女儿在湖阴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因为有教会的人来医院打过招呼,所以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比较关照他们 。黄爱莉的病情汇复的比较快 。眼看着女儿一天天好起来也放下心来。在医院就对黄爱莉说明了父母亲听医生建议让她暂时停学 黄爱莉开始死不同意坚决不干,漆淑光只有好说短说地规劝 说如果身体毁了连人都没有了 那学习有什么用呢 再说她如果有个三长两短父母亲不会怄气而出事,那时候弟弟妹妹们怎么办呀 。終于通过作工作让黄爱莉同意暂时休学。七不久,黄爱莉的病情基本稳定下来并日趋好转 再经过医院心脏病专家们的会诊后认为可以回家休养了。漆淑光就带了黄爱莉乘车回到了酉岗家里休养。回到家里,因为黄爱桃被诊断出罹患心脏病在医生的建议下办了修学手续,也尽管黄爱莉多学校的学业十分的渴望,但她知道既然父亲作出这个无奈的决定也一定是为了自己的身体中想,也只好安下心来在家里休养。可黄爱莉又是个和她母亲一样闲不住的人,看姆妈成天忙里忙外,就总想搭把手姆妈减少点生活压力。开始母亲什么也不让她帮手,只让她适当的看看书,做点作业以便身体好些后去上学。可一见女儿成天闷闷不乐的样子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就和黄鄂生商量后还是让爱莉每天复习了功课后在家里作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当然,像去菜地里劳动的活呀,洗衣服呀这类花劳力的事是绝不允许黄爱莉沾手。好在本地有家纺的习惯。那就是把本地出产的棉买回来用自家的纺车加工成棉线出售,还可以把已经纺好的棉线深加工织成布销售。这活基本是坐着的事,不会花多大的体力 所以就让爱莉适度的参与。开始爱莉是一点也不会,是姆妈手把手地教她怎么操作,这样的活对心灵手巧的黄爱莉很快地快地就掌握了,并且因为爱莉年轻眼神好 手又巧 她纺出的棉线非常均匀,织出的布也也很细,销售特别受欢迎。黄爱莉也很有成就感 但漆淑光每天都严格控制爱莉在纺机和织机上的时间,特别是晚上更不会准她去碰 一怕她太累,也怕她把眼睛弄坏了。就这样,黄鄂生家仿佛成了一个纺织厂加工纺 ,家里除了已经上初中一年级住校的老三爱蓉外 其他已经在上初级小学的老五爱杏和老六爱兰也偶尔参加进来 。本来小孩子都贪玩 ,可黄家这几个丫头都特别地懂事,见身患疾病的姐姐都在帮妈妈做事给家里帮忙,所以大家也都自觉地在完成作业后参与到纺织这件事中。当然,黄家鲲这个男孩子是坐不住的,也没法人要她参加。就这样,可别说 这样一来每月也多少給家里增加一些补贴。城里普通人家都非常朴实而实在 ,知道教堂黄牧师的女儿们能帮妈妈做事挣钱都让自己家里的孩子向黄家几姊妹学习。黄爱莉在完成了每天都复习功课后还有时间作些棉加工的事既为姆妈减轻了一点负担又能为家里减轻一点经济压力,心里非常高兴,以前愁容满面的她也渐变露出了笑容,以前苍白的脸上也飞出了少女的红霞。而漆淑光不顾丈夫和孩子的反对除了在后院种植蔬菜外还突发奇想地在菜地的一隅居然还养起猪来。黄鄂生说她污染圣地,孩子则吵着臭死了。可漆淑光仍我行我素她还振振有词地说菜地里的蔬菜本来就吃不完,与其坏了扔掉倒不如养个猪。黄鄂生和孩子们见她固持己见也没法反对。谁知到年底漆淑光居然养出两口大肥猪,这不仅够自己家里的的食用和教堂工作人员的需要,还分了一部分给家景困难的教友,获得大家的称赞。说漆黄牧师的夫没有架子 会种菜,连养猪这样的农村活也能干 真是既能干又为人心地善良,黄牧师真有福气。面对終人的夸奖黄鄂生也是哭笑不得。一恍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眼看着黄爱莉的身体情况日明显好多了,黄鄂生又带孩子去湖阴医院复查。湖阴医院的医生在仔细检查后对黄鄂生说:“黄牧师 ,从目前情况来看令嫒的身体回恢复还可以,我觉得可以让孩子恢复学业了“。没等医生把话说完,黄爱莉高兴得跳了起来。黄鄂生赶紧喝住爱莉没有规矩,坐下听医生把话说完”。医生微笑着对黄鄂生说:“我话还没有说完她就蹦起来了 真是个好读书的孩子,黄牧牧,我是说孩子可以恢复上学 但首先不能参加体育活动,尤其是强度大的运动;其次是您们作为家长的要随时观察孩子的状况 一旦重新口唇发乌就必须卧床休息,懂了吗?还有您们酉岗的医疗条件毕竟有限 一旦有什么情况要尽快转到湖阴医院来治疗”。黄鄂生连连点头答到:“知道了,我们一定听从您的提醒和建议”说着转过头对女儿说:“医生的话你听清楚了吧,有什么不舒服必须尽快告诉我们 免得像这次把我们弄得心惊胆颤、手忙脚乱的,还不赶快感谢医生叔叔”。黄爱莉懂事的点头并恭敬地向医生躹躬说道:“谢谢医生叔叔,您吩咐的话我都记得了”。医生对黄鄂生说:“您家的孩子真是个懂事有礼貌的孩子”。“应该的嘛,我们还有感谢您们的及时救治呢”黄鄂生感激地回答。当父女两回事到酉岗后就在黄爱莉满心高兴准备再返校园的时候 突然的变故让她的梦想再次幻灭。
更新时间:2025-04-15 23:14:24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